目前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2021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定为“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
加速数字化转型,需要通信产业各环节的参与。运营商要构建包括5G在内的ICT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张灵活、高效、智能的网络;设备商需要协助运营商部署一张高品质的网络,同时抓住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网络需要更强劲的计算、更灵活的架构和更智慧的交换、更高效的传送。
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中,英特尔扮演着重要角色。“英特尔一直与各个行业的头部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也帮助客户在数字化、智能化上转型做出一些贡献。” 英特尔销售与营销部副总裁兼亚太区运营商客户销售总经理庄秉翰对《通信产业报》表示,英特尔基于客户的需求,发布一系列的产品涵盖计算、存储和连接环节。
整体性能提升62%
此次英特尔发布的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ce Lake,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相应的算力。“从核心网、到边缘、数据中心以及5G基站,Ice Lake整体性能有62%的增长。” 英特尔网络平台事业部市场开拓总监阮伯超表示。
具体而言,在核心网部分,以UPF的性能为例,第三代英特尔可扩展处理器较第二代英特尔可扩展处理器性能提升了43%,可以达到455Gbps的传输速率,从而可以支持更多流量及用户,使运营商在使用这个最新平台时达到最好的TCO。
除了网络流量以外,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SGX技术,可以将数据置于安全环境,进而防止数据由于外来攻击而泄露。
在边缘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因为有更多内存通道,通过内存通道并采用傲腾持久内存,从而提供更大存储空间,使更多视频数据在扩展更有效,在CDN的部分实现63%的性能增长。
在5G基站方面,针对最新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做了优化,从而使一个基站可以提升80%以上的性能,可以支持最新基站所需的MIMO技术。
在英特尔开发新技术时,不同领域的合作合作伙伴做了大量部署,基于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正在赋能合作伙伴丰富5G应用场景。
助力联通构建下一代边缘云平台
5G使能千行百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同行业对于网络要求也千差万别。面向行业提出的网络能力的要求,运营商需要面向数字化来进行转型。中国联通集团MEC边缘计算高级总监陈丹认为,第一需要构建差异化的专网,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对于网络的要求进行端到端定制,通过公网专用来满足行业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网络要求。第二需要实现云网一体,网络与业务进行协同,网络资源灵活调度,按照应用的需求来进行网络部署。第三要通过实现网络的集约化运营,实现行业客户对网络的自主定制和维护,并实现业务的全流程自动发放。
面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5G MEC具有网络联接和计算能力,构筑在移动边缘计算基础设施之上,提供一站式的应用和服务,从而帮助行业客户快速地将应用部署到运营商的网络边缘,降低行业客户应用部署的成本。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已经联合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在全国打造了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慧煤矿、智能车联等数百个5G MEC专网项目,并在全国31省启动MEC边缘云的商用推广工作。
据介绍,基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中国联通与英特尔在三方面构建下一代边缘云平台。首先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联通MEC边缘平台使用英特尔SGX技术增加平台的安全性,使用傲腾可持久内存技术提升存储的性能。其次是在边缘渲染能力构建方面,联通使用英特尔的独立显卡SG1来提升MEC平台的计算渲染等PaaS能力,能更好地适用于Cloud VR、云游戏等应用场景。最后,联通与英特尔联合推动OpenUPF的研发和N4的解耦开放,基于DPT技术、DPDK技术,来实现高性能的UPF,从而减少UPF对于计算资源的占用,使5G行业百花齐放。
“到今年为止,5G MEC边缘云已经步入商用轨道上来,尤其是面向5G的2B行业,还有面向2B2C的娱乐媒体等广域业务场景,所以中国联通非常有信心在英特尔的大力支持下把5G边缘产业做深做强。”陈丹表示。
助力中兴通讯UPF性能提升
5G基于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给运营商和行业客户带来价值提升。如何在5G系统中实现高带宽、低时延?
中兴通讯副总裁、服务器存储产品线总经理郭树波表示,中兴通讯是英特尔的战略合作伙伴,一直和英特尔在产品和技术上保持紧密地沟通。在5G系统中,所有的用户数据处理和转发都要经过UPF网元,因此要想实现高带宽和低时延,需要考虑好UPF网元部署位置及提升UPF数据处理转发性能。在5G大网中,如果UPF和其他控制面网元一起部署在核心数据中心,那么所有用户数据必须到核心数据中心处理后再返回,由于回程网络时延较大,必然造成数据处理时延较大,因此,针对行业应用,UPF下沉到边缘数据中心,将极大地降低网络时延。
通过UPF下沉可以解决时延问题,对于如何解决UPF的高性能问题。不借助智能网卡,单纯提升物理机性能,从而提升UPF转发性能。通过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提升单台服务器的核数、主频和L3 Cache,UPF线程运行在虚机上,虚机下有多个物理核,服务器的核数越多,支持的虚机就会越多,在一台服务器上起的UPF转发线程就越多,这样单台服务器的转发性能也就越高。另外,在线程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核的主频越高,线程的转发效率也就越高。除了核数和主频外,L3 Cache对报文转发速度也有很大影响,L3 Cache越大,命中率越高,转发效率也就越高。
在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后,中兴通讯也同步推出新一代架式服务器、存储服务器、CPU服务器产品。郭树波表示,相信我们和英特尔强强联手,一定会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加卓越的客户体验,共同提升未来数据中心的算力效率。
新一代AI防火墙护航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数字化相辅相生,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的另一面,网络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难想象我们的远程驾驶、自动驾驶、远程手术是在网络威胁之下进行的,也很难想象我们的数字钱包是在网络威胁之下进行交易的。”新华三安全产品研发总裁王其勇表示,现在网络威胁指标呈指数倍的增长,每年增长至少50%以上。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整体的安全护航的角色,新华三从云网边端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主动安全、智慧驱动”的理念。主动安全有三大核心理念:全栈、意图、使能,要保持“云网边端”全栈化地考虑网络安全的问题,从日志到流量、从业务到数据,所有的感知都保持L2-L7的全栈感知,基于全栈感知构建模型。构建正常行为模型和异常行为模型,通过AI的手段进行模型的匹配,加快识别用户的意图(正常访问意图和异常访问意图),进而全栈使能我们的防御策略,从本地到云端、从设备到数据,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防御体系,做到主动发现、智能分析、自提前预警和及时响应。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新华三在基于英特尔至强平台基础上推出了新一代的AI防火墙,除了赋能边界防护以外,更能赋能内网的防护。AI防火墙具有T级的业界先进的业务处理能力,以及运营商级别的可靠性。基于X86的至强平台和GPU的平台以及FPGA平台,既能保证T级的网络层业务处理,又能保证T级的数据建模和业务分析,更全面地检测威胁,更智能地安全分析,构建极简高效的运维体验。
GPU业务板卡是AI防火墙的一个核心,基于双CPU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它的CPU算力,同时基于GPU和FPGA的设计,兼顾了业务处理能力、网络处理能力和模型建立能力。
新华三AI防火墙的技术特点是全栈的环境感知能力、智能的安全分析能力、云网端全部协同的联动能力,以及云化的安全运维能力。对于AI防火墙来说,适应云化是它的一个必备特征。第一,设备的虚拟化、自动地调度、自动地编排,对云实行保护。第二,借助云端手段,提供云端的云化、运维的自动化、运维的可视化和运维的服务化,极大简化了整体一体化的运维效率。同时基于海量的云端的数据,进一步地提纯和模型互通,从而检测整个自适应的闭环反馈,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检测效率和运维手段。
英特尔作为一家拥有软件、芯片、平台、封装和大规模制造技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公司,在5G时代通过于产品创新,着力打造产业链生态,正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英特尔在尽力打造一个最先进的伙伴联盟,英特尔Network Builders在过去十几年基本上把一系列的网络领域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创新,去满足其对网络平台的需求。从产品的领导力,解决方案的创新力,生态的构建力,对业界有所贡献。”庄秉翰表示。
手机:13990778489 电话:0817-2333396
邮件:2229813193@qq.com